<%@ codePage="65001" %> 《四库全书》电子版作用举隅

《四库全书》电子版作用举隅

以《郭店竹书老子论考》为例

 

李若晖

(北京大学资讯管理系   博士后)

 

《四库全书》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,它的纂修,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图书资料。但面对如此浩如烟海的文献,仅靠个人的口诵笔记,是永远也无法穷尽所有史料的。其实这在相当程度上,也影响了《四库全书》价值的充分发挥。《四库全书》电子版的开发使用改变了这一切。尤其是那强大的检索功能,使原本最为劳心费力的史料搜寻工作变为弹指可就,旷日持久的原始资料录入工作唾手可得。

下面,我就以拙作《郭店竹书老子论考》为例,来说明一下《四库全书》电子版在研究中的巨大作用。尤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,以往人们总是认为出土文献研究与《四库全书》关系不大,但从我的研究实践来看,却是恰恰相反。

1993年10月,适逢马王堆汉墓帛书发现二十周年之际,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一组1号楚墓出土了一批竹简。经整理,除部分被盗外,这批竹简共有804枚,大部分保存完好,少部分残断。除去少量无字简,得有字简730枚,计12072字。根据竹简的形状、长度、编线距离、字体等因素,整理者将全部竹简分为12类,得16篇,其中有1篇3组71枚已被学界认定为《老子》文本。它包括:甲组39枚,其内容相当於今本的第十九章、第六十六章、第四十六章后半、第三十章、第十五章、第六十四章后半、第三十七章、第六十三章首尾、第二章、第三十二章、第二十五章、第五章中段、第十六章首段、第六十四章前半、第五十六章、第五十七章、第五十五章、第四十四章、第四十章、第九章;乙组18枚,其内容相当於今本的第五十九章、第四十八章前半、第二十章首段、第十三章、第四十一章、第五十二章中段、第四十五章、第五十四章;丙组14枚,其内容相当於今本的第十七章、第十八章、第三十五章、第三十一章、第六十四章后半。除甲、丙两组均抄有第六十四章后半,但文字颇有出入外,其馀内容均无重复。三组简现存字数为今本《老子》的三分之一左右。

本书认为当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存在重大差异的时候,校勘要慎求其平,不能以“衆本如此”、“今本为优”等传统的“底本理论”为由改动文字,尤其是在文字可通的情况下更不能任意改动。应当把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各种本子,按照其系统和时代序列排队,站在思想史的高度进行校勘,把典籍文本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视作其自身演化的结果,从而使古籍的校勘整理与流传研究合二为一,达到“辨章学术,考镜源流”的目的。本书驳正了郭沂“简本《老子》出自老聃,今本《老子》出自太史儋”之说。反思“二重证据法”,认为産生於对微观历史事实的复原中的“二重证据法”,长期以来被不恰当地赋予价值理性。将《老子》流传分为四期:一、形成期,二、成型期,三、定型期,四、流传期。讨论郭店《老子》的性质,分别就诸家失当处进行辨正。提出,由於文献不足征,此问题暂难定论,但郭店竹书《老子》的文本性质和西元前300年左右有无五千言的全本《老子》,是两个不同的问题,应该分开来研究。界定“异文”概念,并为异文分类。分别考察了“字异义同异文”和“同义异构句异异文”,得出:郭店本多用古语、后世诸本词语替换并无绝对规律可寻、各本用字随意性极大;无论是郭店简本、马王堆帛本,还是传世诸本,都带有强烈的书面化倾向,同时其句式、语词具有不固定性。

在本书的写作中,《四库全书》电子版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:

第一,充分利用其检索功能,查找《老子》研究史的重要资料。例如分别用“老子指归”、“道德指归”、“道德经指归”三词作全文检索,最终由“道德经指归”查得南宋文学家陆游在《渭南文集》中有一篇关於《老子》版本的重要文章。又如用“河上公”一词检索,查得《唐会要》卷三十六所载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奏议中有辨河上公《老子注》为伪之语。

第二,充分利用其检索功能,查找古代语词的用例。例如我在辨析“植立”一语时,用该词进行全文检索,共检得889个匹配,我从中选用了8个宋代诗文的用例,从而证明“植立”一词为同义并列复合词,其渊源久远,并非偏正结构的“直立”一词的简单异写。

第三,充分利用其检索功能,查找散见各种文集、笔记等书中的《老子》解释资料。例如在解说“见素抱 ”一语时,我用“ ”检索有25194条,用“素”检索有50421条,都太多,最后试着用“ 也素也”检索,终於查到元人戴良《九灵山房集》卷十八《 太素字说》(后经核实当为明人,《四部丛刊》本在卷十)中有很好的说解。

第四,充分利用其检索功能,查找他人引文,并进而校核异同。如程千帆、徐有复二先生的重要著作《校雠广义·校勘编》中引有宋人沉 作喆《寓简》中的文字,我在《四库全书》电子版中检得所引文句,进行比勘,发现了程书引文有两处错误。

第五,充分利用其检索功能,查找记忆不清的古书文字。例如《老子》中多次出现“无执,故无失”一语,郭店简“失”字所作字形引起学者争议(下文用“Δ”符代替),一释“逸”,通“佚”;一释为“亡”。已有学者指出此字与包山简“执勿Δ”之字形与辞例均与之相同,我又找到云梦睡虎地秦简《法律答问》102有“免老告人以为不孝,谒杀,当三环之不?不当环,亟执勿失”的话,辞例相同,而字正作“失”。我依稀记得早期古书中还有类似的话,但已记不得具体篇目。於是我分别用“勿失”和“勿佚”进行全文检索,终於在《尚书·周书·酒诰》中找到这样一句话:“厥或告曰,群饮。汝勿佚,尽执拘以归於周,予其杀。”伪孔《传》释曰:“则汝收捕之,勿令失也。”这样,“Δ”当释为“逸”,可说是毫无疑问了。由此也可看出《老子》的“执者失之”一语是套用法律术语,因此当解为“不去抓,所以不会逃”,而非通常所说的“不去拿,所以不会掉”。

第六,充分利用其检索功能,作专书词语统计。例如我需要统计《老子》中“圣”字的出现次数,如果去翻书一个个找的话,费时费力,还不敢保证没有遗漏。用上全文检索就不同了,输入检索字串轻轻一点,一切尽在眼前,可解决大问题了!

第七,充分利用拷贝功能,解决大量原始资料录入问题。在本书的写作中,需要录入大量《老子》原文、历代注说、古书语词例句等原始资料,如果都靠自己一个键一个键地敲,劳神费力不说,错误率也高。有了《四库全书》电子本的拷贝功能,就可以极大地节约劳动力,并且也极大地提高了正确率。

总之,《四库全书》电子版的问世,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研究,可谓功德无量。在写作《郭店竹书老子论考》的日日夜夜中,我一次又一次的打开那熟悉的黄色介面,倾听着悦耳的丝竹之声,沉 浸在遨游书海,上下千年的快乐中。每当取得一点进展,我都不会忘记我的老朋友,《四库全书》电子版。